栏 目 树 形 导 航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自行车网 >> 新闻 >> 热点关注 >> 观察与思考 >> 正文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穗2007年起24小时禁行摩托车       ★★★
穗2007年起24小时禁行摩托车
[ 作者:张翼华    转贴自:广州日报    点击数:269    更新时间:2004-1-18    文章录入:admin ]
  广州1月16日电(张翼华、唐慧杰、欧阳晨、曾卫康 通讯员欧阳永晟、王宏山、陈伟秋)广州市区摩托车限行方案听证会昨天在市政府礼堂举行。根据主管部门提交的限行方案,广州摩托车限行方案分三步实施。听证会历时2小时15分钟。

  17名听证陈述人和60名旁听人参加了听证会,副市长苏泽群担任第一主持人。上午9时,苏泽群对听证会的听证事项作了说明,同时宣布听证会主陈述人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刘敬军。

  刘敬军陈述了限制市区摩托车行驶的四大原因:摩托车交通违章现象突出,严重扰乱正常的交通秩序;摩托车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事故伤亡率极高;利用摩托车进行抢夺等违法犯罪案件频发;摩托车对环境造成的废气和噪音污染严重。他介绍,对提前报废的摩托车,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奖励,具体方案正在研究审定。

  广州市近几年已逐步在人民路等路段和区域实施全天24小时禁止摩托车行驶,因此目前提出的限行方案实际上是整体限制摩托车措施的延续。

  17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听证陈述人都作了发言。在自由辩论阶段,双方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现阶段如何限、快限或者慢限、车主的利益如何兼顾、相应的政策措施怎样制订等。

禁摩三步走

年5月1日起 每天9时至16时30分,20时至次日5时,禁止摩托车(执行公务的警用摩托车除外)在部分主干道行驶。这些主干道包括:环市路、天河路、中山大道、东风路、黄埔大道、中山路、天河北路、昌岗路、新港路、解放路、江南大道、广州大道、林和东路、林和西路、天河东路,及省委周边几条道路。
2006年1月1日起 全天候24小时在市区中心城区摩托车禁行。
2007年1月1日起 范围为:海珠区、黄埔区与番禺交界以北、小谷围;黄埔、增城交界以西;罗南大道、广汕公路、天源路、中成路、沙太路、同宝路、同嘉路、新广从公路、黄石路以南;石潭路、西槎路、增槎路及白云、芳村与南海交界以东。


  昨天,广州市举行摩托车限行方案听证会。听证会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程序如下:

  首先是陈述时间:每位陈述人可以发言一次,主陈述人发言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其余陈述人发言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时间一到,主持人将加以提醒,必要时可要求停止。

  接着是现场辩论:陈述人可就主要问题和分歧点展开辩论,在一方陈述人发言时间里其他陈述人不可打断。陈述人每次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发言时间不超过3次,整个辩论时间不超过30分钟。此外,听证人也可向主持人提问。

  整个听证会的主要过程由两位书记员做听证笔录,陈述人确认无误后签名确认。如果陈述人觉得记录不对,可加以更改。拒绝签名的,书记员必须加以注明。  

  陈述 正反双方聚焦5大焦点

  在昨天的听证会上,17名市民听证人围绕摩托车交通事故频发、摩托车引发飞车抢夺、摩托车对环境的污染、摩托车限驶该快还是缓、限驶后公交的配套等5大焦点问题,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关于交通事故正方:交通事故多是摩托车

  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急诊科外科医生贾东宁:交通事故占了我们医院120出车次数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涉及摩托车的交通事故又占了其中的六成。

  三汽汽车司机余建设:我以前曾经3次到医院看朋友,3位朋友都是因为开摩托车而骨折受伤,因此触动了我,我从此不开不坐摩托车。

  反方:“有关”不等于直接责任

  个体户叶国辉:有关部门提供数字宣称“从2000年起连续三年间,因摩托车的交通事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到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40%~50%左右”。但是,这种提法并不等同于“因摩托车直接责任主观造成的交通事故所导致的死亡”。

  关于飞车抢夺正方:走在路边经常提心吊胆

  团市委工作人员邓小文:禁行摩托车可减少飞车抢夺的机会。一天下午,我和同事在马路边等车,怎料一辆卷起车牌的摩托车“呼”的一声从我身边冲过,车上的歹徒把我的手机和包抢走了。现在的摩托车飞车抢夺、横冲直撞,叫人害怕。我走在马路边上,经常提心吊胆。

  反方:汽车也是犯罪的重要工具

  个体户叶国辉:关于摩托车引发社会治安问题,有关部门一方面片面夸大歹徒利用摩托车作为工具,实施抢劫抢夺破坏社会治安的状况,另一方面却又漠视小汽车是犯罪分子作案的主要工具的事实。

  关于环境污染

  正方:噪音问题十分严重

  市文联工作人员方土福:晚上摩托车在东风路呼啸而过,产生巨大的噪音,我在家里什么工作也做不了。

  反方:摩托噪音不如小汽车严重

  个体户叶国辉:正规摩托车排放的噪音、废气无论如何比不上小汽车严重。

  关于限驶该快还是缓

  正方:限摩时间拖得太长

  公司行政管理人员楼新良:广州限制摩托车行驶的时间拖得太长了,广州应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

  反方:目前限制已经足够

  个体经营户肖守经:摩托车功大于过,特别在个体户联系业务上,不可缺失。市政府制定政策要兼顾多方面的利益,何况,目前对摩托车的限制措施已经足够了。

  关于公交网络配合

  市侨联后勤部干部范振宇:我经常到各单位交换信件,离不开用摩托车。停用摩托车后,交通配套问题要完善。

  三汽汽车司机余建设:我最近购买了折叠单车,生活已经远离摩托车。广州有出租车、公交车、地铁,市民要改变出行观念。 

  辩论 针锋相对直指尖锐问题

  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听证会辩论和自由提问时间一开始,观点碰撞就没有停止。陈述人不断向主陈述人提出了一个个极其尖锐的问题。

  1.限摩是否违法?

  问(陈述人叶国辉):既然摩托车车主已经按时交纳了摩托车的税费、路费,限行和报废的规定有何法律依据?

  答(广州市法制办负责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摩托车报废时间是8到10年,具体时间由各地自行制定。因此广州将摩托车报废时间定为8年完全合乎法律规定。

  (主陈述人交警支队支队长刘敬军):以前广州市将摩托车的报废时间定为15年,那是在国家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去年,在相关规定确定后,广州市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决定,定出了10年的报废期。即使现在再调整为8年,也是完全有法律依据的。

  2.限摩真能缓解交通堵塞?

  问(陈述人肖守经):摩托车方便快捷,怎么可能导致道路堵塞呢?我觉得没有摩托车道路会更加拥挤。

  (旁听人黎先生):交通拥挤的责任不应该成为摩托车被禁的理由。说摩托车违章多,所以造成道路拥挤,难道汽车不违章了吗?现在37万摩托车车主之中只要有三分之一换了小车,那广州的道路岂不是更加塞车了?

  答(主陈述人刘敬军):限行方案并不是仅仅根据摩托车造成道路堵塞而作出的,实际上,政府部门是综合考虑了交通、安全、环保等各个方面。

  3.离开摩托车真的不行?

  问(陈述人肖守经):我是坚决反对这个方案的,摩托车是我出行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市政府在制定这些规定时是否想过会损害摩托车主的利益?

  答(主陈述人刘敬军):广州市从1991年开始每月限量发500个牌,1998年停止上牌。今天听证的方案,是过去限制摩托车发展政策的延续。政府部门没有一开始就限死了,而是留下足够的时间。整个过程都考虑到了摩托车车主的利益,方案也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况且,现在公交发达,可以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陈述人姚耀辉):有车的人肯定不同意限行,但如果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我觉得摩托车还是要限。没了摩托车怎么办?这是一个个人问题,不应该由政府来安排。实际上,并不是说没有车就没法活了。

  问(陈述人张军刚):我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我想问姚耀辉先生本身是否开过摩托车?如果小汽车出现这些问题,那是不是也要限行?到时候你怎么办?

  答(陈述人姚耀辉):我首先申明我曾经开过摩托车,也被摩托车车主抢过,更看过摩托车车主因为爆胎一下子栽倒在地。其次,对于你说以后小汽车出现问题怎么办?我觉得那要问政府了。

  旁听者:希望对车主作出补偿

  旁听者一:讨论这么多问题,关键还在于利益的冲突。政府固然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意见,但也要平衡对立的利益冲突。我本人积极支持这套方案,也希望政府对摩托车车主的损失做出一个比较公平的补偿。

  旁听者二:毕竟37万摩托车牵涉到上百万人。希望政府在采取限行摩托车的同时,做好其他交通出行的准备,为市民多加考虑。

  副市长答记者问限行是城市需要

  听证会后,有记者问听证会第一主持人苏泽群副市长:“当年单车多了,广州禁单车,摩托车多了禁摩托车。但以后私家车增长是必然的,那时怎么面对?”苏泽群回答说,单车、摩托车限行都是城市发展的需要。限行是为了解决大多数市民的利益和拥有摩托车的少数人利益之间的冲突。现在市政府全力加快市内交通的发展,目前还没打算限制私家车发展。

  交委:限行路段增加夜班公交线

  在会上,按规则陈述人只能互相发问,听证人不回答提问。但当陈述人向法制办和交委提出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时,这两个部门的代表还是回答了提问。交委的代表说,摩托车限行后,交委将尽最大努力调整好公交线路,使限行对市民的影响降到最小,比如将在限行摩托车的路段上增加夜班公交线路等。

  花絮 会上推销电动自行车

  在昨天听证会上,在旁听者发言时,一位旁听者竟推销起了电动自行车。他的“推销”一共用时三分钟:“摩托车限行以后,市民出行不方便了,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新的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与会人员哄堂大笑。“大家不要笑,电动自选车有很多优点……”

  最后他以一句广告味十足的话结束了发言:“经济实惠,方便舒适,有百利而无一害。”听证会第二主持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崔仁泉笑着说:“你是一个出色的推销商。”

  据了解,这位旁听人姓孙,是一位电动自行车厂商。他听说广州举行限摩听证会,专程从南京赶来。没赶上报名,他就混进了会场。(责编/魏晓航)

[1]

  • 上一篇文章: 选购低价自行车还得多长个心眼

  • 下一篇文章: 杭州电动车界齐手介入 易佰蒸发后遗症基本解决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上万元价格 高科技含量 …[56]

  • 省工商局抽查:电动自行车…[252]

  • 台企看好大陆电动自行车市…[136]

  • 呼和浩特:电动自行车“轻…[93]

  • 无锡电动车上牌首日见闻[17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哈尔滨告别自行车时代[234]

  • 穗2007年起24小时禁行摩托…[269]

  • 图文:自改电动车?不行!…[1476]

  • 近日南宁交警查扣了多辆无…[814]

  • 电动车也可折叠——折叠电…[1840]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国外反倾…[270]

  • UCI新规定可能终结亚洲自行…[94]

  • 广州首开行政听证会 就禁止…[79]

  •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巨大 新政…[9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江苏自行车有限公司        站长:ayuan        页面执行时间:93.75毫秒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