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2月11日消息:电动自行车广受“上班族”青睐,去年在沪销售30多万辆。但市质量技监局昨天公布的抽查结果表明,沪市电动自行车“不安全”,抽查的58种产品仅37种合格,抽样合格率比去年下降了25.7%。其中,天津“悍马牌”质量问题严重。
据悉,生产厂商一味迎合买家的“想当然”,造成四大质量问题。一是“轻摩化”:按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但个别厂家为满足买家“求快”心理擅自提速,给同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的其它自行车平添隐患。二是整车超重:目前市面上电动自行车的外观大多已与轻便摩托车靠齐,不光车头越来越大,而且装上了里程表、速度表、前后转向灯、后视镜,甚至大前灯;装饰也越来越宽,前挡板等大大超过实际需求;鞍座面积越来越大,很多变成双人座;脚踏行驶能力差,标准规定30分钟脚踏行驶7公里,但抽查中有34.5%的产品根本无法骑行。三是强度指标不过关:这样容易造成在骑行中断车架、弯车把或脚蹬碰地等突发事故。四是控制系统不到位:缺乏应有的欠压和过流保护装置,这会大大缩短车子(特别是电池)的使用寿命。
怎样选购电动自行车? 1、车型要和车主相配,否则在路上万一电用完了,改脚踏骑车不至于显得窘迫。 2、最好选近期出厂的产品,因为电池寿命与产品的出厂时间有一定关系。 3、了解说明书上的关键性参数,如欠压保护电压≥31.5V,过流保护电流≤12.5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