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电动自行车市场预测似乎是“金光”一片。可是本人看到一份关于石油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的资料,里面有两个信息大家可以看一看:
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目前世界石油蕴藏量按现在的消耗量(消耗增量)可供使用50-70年,此研究已为世界之公认。
二、美国一研究机构在10000大气压和高温条件下(约等于地下100KM)从普通岩石中检测到了烃类,或表达为:美国一研究机构将普通岩石置于10000大气压和高温条件下(约等于地下100KM)产生了烃(是生成石油的物质)。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大约十几年前世界曾经形成石油枯竭的能源危机风潮,世界各国争先开发研制包括电、核、太阳能等等的新能源的浪潮,因为石油的枯竭只有走石油以外的路子。而上面两条信息相互补充减弱了当年开发新能源的高潮,第一条信息表明石油的蕴藏量还没有真正的到了枯竭的边缘,第二条表明还正有新的石油正在生成。由于第一条相对程度上解除了石油枯竭的警报,第二条信息更加振奋了石油产品及相关产业的信心。所以各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初衷由石油枯竭危机而转向了注重环境保护了。
我们看前后两种态度对新能源开发的影响的程度:
一、石油枯竭:世界各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在石油领域以外坚定不移的寻找新能源。
二、注重环保:除了寻找低污染能源,在石油消费领域中研制开发低污染油料和使用产品。
上述第一条是只有一条路可走,而第二条就可以两条腿走路,而且石油应用历来长久,相对于新能源的开发有比较完整的生产系统、较完善的应用工艺、较丰富的更新完善的技术经验。目前好象真正没有污染的能源只有太阳能和水了吧?其他的能源谁敢说没有二次污染?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我国863科学发展计划中有专门的关于“电动汽车”的专项,因为篇幅太长,我仅摘录关键词如下:电动汽车、燃料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轿车、燃料电池客车等(目前使用的铅酸电池和电动自行车不在其例),另外在电动汽车项目指南说明中关于任务是这样讲的: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技术平台;实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批量生产,开发的产品通过国家汽车产品型式认证;推动纯电动汽车在特定区域的商业化运作。同时,完善国家电动汽车示范区和相关电动汽车检测基地的建设;研究、制定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北京绿色奥运车辆的研发和应用示范。为我国在5-10年内实现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奠定技术基础。
注意两句话:“支持北京绿色奥运车辆的研发和应用示范”和“为我国在5-10年内实现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奠定技术基础”。作为北京绿色奥运车辆未能真正应用实施之前政府不会让大批的电动自行车行驶在北京的街头,因为目前我国尚未有真正的商业应用的解决电瓶二次污染的技术手段,当然2008年以后就另当别论了。还有国家是准备用5-10年的时间完成电动汽车产业化技术基础,也可以看出考虑到现有技术条件的成熟状况对于电动汽车的研发还没有到了迫在眉睫的情况。如果看了863计划关于电动汽车的全部内容就会明白这一点的。所以电动自行车业内不管如何呼吁,政府目前的态度就不难理解了,特别是由于北京的禁车影响到部分省市。实际上上海政府是最明白的,敢于和北京唱对台戏是因为他知道北京的真实目的(保证2008年奥运顺利召开),其他省市也就是跟着瞎起哄罢了。保不准2008年后北京对电动自行车开禁,那些省市的官员还真闹不明白了。本人对北京开禁持乐观态度,极有可能会于奥运会的前一年度开禁,最多是开完奥运会以后。
综上所述,对业内人士本人无话可讲,因为我毕竟是业外、业余之人。可以讲目前的状况对经营电动车实际上是一个考验、一个契机、一个未来的希望。如果非要对电动车业内人士说句话,那就是:别看预测的社会需求量如何如何,对中国十几亿人口来讲并不是大数目,也就是说电动自行车业界还没有到了繁花似锦而自我陶醉的时候。
|